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注重后备力量培养-凯发kf

当前位置: 凯发kf > 经营管理 > 人力资源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注重后备力量培养
时间:2010年04月14日  点击:次


  《宜都市供水总公司2010年-2013年员工教育培训规划》已经公司五届一次职代会讨论通过。该《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公司为进一步提高和造就一支过硬的供水员工队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知识型社会,光有知识型人才,而不懂知识型人才的管理,企业必将失去核心竞争力。为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总公司适时出台了《宜都市供水总公司2010年-2013年员工教育培训规划》,力求造就和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技术经营实用型人才,为实现公司宏伟目标储备力量。

  近十年来,公司陆续吸纳了几批青年员工,其中不乏有本科生、专科生、复转军人。他们刚步入工作岗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工作经验、工作技能以及对企业认知不足等问题。公司领导为了促使青年员工迅速成长,帮助他们早日实现个人职业规划,同时早日实现企业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为青年员工提供工作实战锻炼平台。

  “潘家湾集镇供水工程”被总公司确定为第一批青年员工的实战基地。该工程意义重大,施工环节复杂,地势环境险恶,建设内容包括供水管道安装、土建工程以及工艺设备安装,集水厂建设的一整套工艺流程。加之该工程建设施工均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有总工程师吴触林负责施工现场的总指挥,有技术过硬的管道安装技术人员胡庆国,有资深的设备管理专家刘传泉,有技术娴熟的电焊工李彪等,参与该工程的建设可以使青年员工完整的掌握水厂建设全过程。青年员工实践培养主要采取“师带徒”的形式,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带头人的作用,一对一“结对子”,在实践中给青年员工压担子,促进了年轻员工成长。

  目前,总公司机关工作人员刘天福、红花公司营抄、抢修工汪双、枝城公司岗位运行工黄剑等3名青年员工于3月19日进驻潘家湾施工工地,经过23天的历练,他们感触颇多,纷纷利用《宜都供水》信息平台陆续抒发和感悟各自工地情怀,汪双的《“出征”只为微笑》、《感动、激励、感恩、回报》体现出壮志未酬、激情满怀的情感,充满着向上的动力;黄剑的《潘家湾供水工程之感受》,折射出他善于观察、感情细腻的真实面;刘天福的《年青供水人奔赴潘家湾共筑“引水渠”》透露出供水新员工工作仔细、谦虚,憨直的一面。

  总经理廖晓路同志建议他们成立 “三人青年小组”,由汪双任组长。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们一起沟通、一起讨论,并结合工作实际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负责后勤的副总经理陈昌华还利用雨天组织大家集中学习公司制度和供水相关知识,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

  施工工地和青年员工时刻牵动着总支书记、总经理廖晓路的心,他多次带领公司其他岗位青年员工深入一线体验生活,每次到工地他都要亲自看望、慰问施工人员。他在指导工作的同时,侧重对青年员工工作经验和工作技巧的指导,并带去深切的问候,让青年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他们用“珍惜机会、努力工作、无私回报”十二字向公司表达着感激之情。一颗颗感恩的心,足以体现他们对公司的热爱和认同感,他们庆幸自己是一名“幸福的供水人”。

  公司领导对青年员工培养可谓是“用心良苦”,总公司领导用成为专家的要求去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思考习惯,为青年员工的成长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希望青年员工利用各种培训、师徒帮带、实战工作机会认真去学习、总结。学习老员工的优点,利用与他们零距离学习和工作的机会,感悟他们从普通走向优秀,最后成为标杆的历程。

  总公司将在总结和取得经验的同时,因材施教,采用多渠道、多形式陆续培养青年员工,从而为公司的后备力量的培养和人才储备提供有力的保障。(禹鹏)

  |    |    |    | 

网站地图